復古風貌塑造 - 成衣染色GARMENT DYE

by yu kan chiu

布料的質感風貌,往往是選購成衣時的一大考量,個人認為甚至比剪裁來得更重要,因為染色、織法等都並非可交給裁縫後天改變的,而偏偏它又決定一件衣物的「個性」...

Deadstock cap, RRL bandana, Lefty jacket, LVC 1920's shirt, Levi's Red garment-dye pants

人類將紡織染色技術應用在生產已有超過4000年歷史,到現今普遍衣物是由紗線染色、再織造成布、車縫成衣,顏色可以非常濃厚,全衫貫徹一體,而早在1480年代的中世紀晚期,歐洲也流行過布料染色,將織好的胚布整匹放進桶內浸染,時至今日依然是很常見的造法。

然後來到本文的重點—成衣染色(Garment Dye),就是將整件成衣拿去泡浸染色,再不是布匹或者紗線的階段,所以可想像得到,整件衣物的年個嘜牌、每行車線、每個袋裡...統統都像蓋上了一層染色,形成獨特效果。

其實是相對後期出現的染色技術,較常用於衣物翻新例如軍隊物資,或是民間大眾務求將殘舊的衣物蓋色、翻染成新淨效果,見1880年代的一緝染料廣告。

理論上成衣染色是到1970年代隨嬉皮文化出現才真正流行,在時裝界的歷史雖然較短,但那種worn out(折舊褪色)感覺伴隨洗水效果,總是帶有歷史味道,給予人強烈的復古色彩,配搭牛仔工裝風格可是一流的替代品,甚至成為造型的主角。

將條子布料拿去成衣染色又是另一種風格效果,對於穿搭配襯而言是滿有趣味,詳細介紹可留意我們的youtube影片:


Leave a comment